(资料图片)
今天不谈观后感,谈谈我对国产影视剧的无视。观影的第一步是选片,什么类型,哪个国家,而我早已察觉我的观影习惯潜移默化,已然成形——刻意地剔除国产影视剧,而这偏见也愈来愈深,对如今的国产片充满了怀疑~
随着一代代导演、编剧的老去,国产影视剧已然进入没落期,再也看不到上世纪末《神秘的大佛》《少林寺》《冲天飞豹》的万人空巷,我试图去搞清楚:从什么时候开始,国产片沦为了“烂片”的代名词,出片数量年年攀升,佳片却愈来愈少~
何为佳片呢?众所周知,《泰坦尼克号》讲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,令人惋惜,可换个视角,这哪是什么凄美爱情,明明是PUA——穷小子对富家小姐说:“我知道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,而我可以给你想要的”,但这神奇的爱情逻辑并没有影响电影主旨:面对灾难,人性的暗黑与光芒同样被放大~
曾几何时,国产电影令人记忆深刻,小时候津津乐道的抗日电影《地雷战》《地道战》,再到如今食之无味的抗日神剧,除了震惊,更是无语——八路兵强马壮,鬼子傻啦吧唧,严重脱离史实,毫无真实感,观众更无法身临其境,比如电影《东北狙王》讲的是东北抗联,这本是极好的军事题材,可他们拍出来的是啥啊?乱七八糟的魔幻剧情,我总觉得如今的抗战片缺了些东西,而这份缺失就是国产片衰落的缩影,拍摄技术在进步,而其他的却难以吐,一次次的惊悚促成了一次次的无趣,进而演变成以偏概全的无视,“遗忘,遗忘,都遗忘”~
近些年来,我印象极深的国产影视剧屈指可数:《让子弹飞》姜文式黑色幽默与权力的荒唐,《树先生》一个守村人的幻想与现实,《暴裂无声》一个凶杀案的掩盖与揭秘,《乌海》一场爱情盛宴与婚姻现实的撕裂,这些电影的剧情冲突明显,人物性格饱满,诠释着复杂的人性,光明与暗黑的抉择——何去何从,这是个问题~
为什么国产佳片愈来愈少呢?当你看完国内翻拍的《误杀》,答案不言自明——那删改的结局令我不解,难以下咽,窥一斑而知全豹,它悬在半空,不甘落地,如此纠结,结局又必须要“正能量”,也扯下了国产影视剧最后的遮羞布。那这一切是谁的锅呢?你懂的~
这就是国产影视行业的无奈:无法挣脱的枷锁,游离在其中,时上时下,终究无法落地~
PS:我为什么想写这主题呢?群聊大哥在吐槽一年前的魔都,那个丢失的五一,冷清至极,荒唐至极——YQ是人性的照妖镜,疫情当前,人性的光芒和暗黑被无限放大,各种感动与魔幻并存,而翻看国产YQ剧,只宣传人性的善意,绝口不提暗黑事件,只有感动和谐,没有愤怒不安,这大概就是国产剧没落的缘由,脱离于“万事无常”的现实,漂浮至“人人至善”的幻境,如此天真,如此跳脱~
关键词: